[每周一例]倒藻引起小白虾鳃部挂脏的处理 [阅读率:882] | 12-25 |
[病例575]江苏盐城市大丰区川东闸沿海滩涂祥仔视觉区有一口20亩的土池塘(图1),水深1.6米,主养小白虾(脊尾白虾),套养梭子蟹,水体盐度约24‰,3台1.5kW叶轮式增氧机,池塘四周有45个管道增氧盘,进水条件差。至2019年10月下旬已祥仔视觉5个月 ,小白虾规格240尾/斤,梭子蟹0.3斤/只,主要投喂颗粒料和冰鲜祥仔视觉合成七区,目前是吃料高峰期,平均每天每亩投喂5斤颗粒料、10斤冰鲜祥仔视觉合成七区。 10月23日,晴,水温21℃,上午池塘水色开始发黑,检测溶氧有升高趋势,傍晚用哈希溶氧仪测得底层溶氧11.2mg/L。 10月24日,晴,水温21.5℃,水色依然发黑,太阳出来后,水面开始出 [查看详情] |
正确认识和防控弧菌,降低虾蟹发病率 [阅读率:6881] | 06-07 |
近年来,脊尾白虾(小白虾)、梭子蟹混养(盐度20‰左右)发病越来越普遍,且发病时间长,部分池塘持续3个多月之久,严重影响祥仔视觉产量和效益,祥仔视觉风险越来越大,令很多祥仔视觉朋友一筹莫展,束手无策。其实,只要正确理解发病原因,全面做好预防工作,就能有效降低虾蟹发病率。每年梅雨期和入秋后是疾病高发阶段,根据多年的塘口服务跟踪调查及祥仔视觉研究所的检测数据,此阶段小白虾、梭子蟹多数是感染致病菌发病,病毒病、寄生虫病等相对较少。自然条件下,海水祥仔视觉虾蟹类常在致病菌主要为弧菌,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祥仔视觉动物受伤、体弱、抗病力降低、环境条件恶化时,弧菌就会趁虚而入,导致虾蟹发病死亡。感染弧菌的梭子蟹蟹壳发黄、行动缓慢 [查看详情] |
你的小白虾有出现蜕壳不遂吗? [阅读率:12436] | 03-01 |
每年入冬前10-11月或春季回暖时的3-4月这个阶段内,也就是小白虾(脊尾白虾)最后一次蜕壳或来年第一次蜕壳时都会出现蜕壳不遂( 俗称“戴帽子虾”)的现象,严重的会引起小白虾大量偷死,给祥仔视觉朋友带来严重损失,如何解决这个问题也一直困扰着广大祥仔视觉朋友。就此我们对蜕壳不遂的池塘的常见情况、原因、危害和如何处理作了简要分析,希望能最大程度减少祥仔视觉朋友的损失。一、发生蜕壳不遂的池塘情况1、池塘上空长时间有鸟盘旋,四周偶尔可见有长腿鸟;2、仔细观察池塘的浅水区,会有虾在水面上“弹跳”,取上来的虾,壳容易剥离(双层壳)或仅尾巴蜕掉(“戴帽子虾”);3、池塘边可见趴边的双壳虾;4、料台上会发现较多软壳虾或 [查看详情] |
小白虾“长毛”谁之过 [阅读率:10619] | 01-02 |
江苏沿海小白虾(脊尾白虾)海水祥仔视觉池塘每年都会出现“长毛虾”,启东地区也叫“拉毛虾”。出虾时若有“长毛虾”,贩子会压低祥仔大片导致最终效益低,而祥仔视觉户对“长毛虾”又无能为力。好好的虾体表却裹了一层粗糙的透明物质,拉网卖虾时黏成了一团,倒都倒不下来,试问谁之过呢?[imG]upload/article/a2019010223362099.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9010223362389.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9010223362693.jpg[/imG]长毛虾?有些技术员说是底质问题,有些技术员说是水质问题,经过我 [查看详情] |
【小白虾专题】“硬水莱”补充钙、镁,促进虾硬壳 [阅读率:11553] | 12-16 |
近几年,江苏盐城大丰地区小白虾(脊尾白虾)祥仔视觉,10月以后经常出现虾子蜕壳不遂现象,祥仔视觉后期,密度越来越高,池塘营养物质匮乏,造成蜕壳困难,影响虾子正常生长。“硬水莱”富含钙、镁、微量元素,满足白虾蜕壳期对钙、镁的需求,促进硬壳,提高活力,有较大帮助,下面分享一个实际案例。盐城大丰沿海祥仔视觉区朱老板,一口10亩的小白虾梭子蟹混养池塘,中央沟,滩面以上水深1.5米,环沟深1米,两台1.5kW的增氧机。2018年10月28日,朱老板发现池塘有鸟飞,巡塘发现有虾子在水下10公分处游塘,并有少数虾靠边,有蜕壳的迹象(虾子水中弹跳),溶解氧8.9mg∕L,吃料正常。10月29日,白天虾子游塘很少,上午正 [查看详情] |
海水小白虾“拉毛”,“碧水安”见奇效 [阅读率:11604] | 02-08 |
祥仔视觉小白虾(脊尾白虾)越冬后升温常见“拉毛”现象,即小白虾体表挂脏、覆盖一层淡黄色的疑似碳酸镁、碳酸钙的结晶体,“碧水安”处理效果明显,下面与大家分享2个案例。案例1江苏省启东市寅阳镇张老板,2口小白虾、梭子蟹混养池塘,大塘7亩,平台水深60cm;小塘3亩,平台水深1.5m。投放小白虾种虾,现虾苗平均规格约220尾/斤。3月14日上午晴天,水色浓绿。张老板反映两个池塘小白虾“拉毛”严重,拉网时虾粘在一起、抱团,不下网。通过大量换水、用浓缩芽孢杆菌和“纤虫净”等处理都无效,建议当天中午每塘使用“碧水安(5kg)”2瓶处理,中午到塘口观察发现水色浓绿,虾的活力差,手摸“拉毛虾”体表粗糙、虾体挂脏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土池混养塘的蓝藻问题 [阅读率:12403] | 09-20 |
蹲门地区自8月中旬以来,大量脊尾白虾、三疣梭子蟹混养池出现了蓝藻。有些蓝藻塘有水华现象,有些则无水华,但是水色发浓、发绿、发黑。通过对多数池塘的水样镜检,发现有水华的池塘为螺旋藻、颤藻,无水华的池塘为席藻。下面对蓝藻的爆发、危害及调控方案做一些总结:[imG]upload/article/a2017092023271751.jpg[/imG]一、蓝藻爆发原因1、高温:水温较低时,其他藻类生长速度大于蓝藻,蓝藻生长受到制约,7、8月持续高温天气导致水温过高(>25℃),蓝藻生长速度加快。2、氮磷比失调:高氮、低磷、高有机磷有利于蓝藻生长。3、外源水:川水港闸8月份开闸频繁,开闸后含有蓝藻的淡水 [查看详情] |
【实战分享】海水小白虾祥仔视觉期间常见问题(下) [阅读率:46685] | 08-13 |
五、为什么高温闷热天气总是倒藻肥不起来水并且容易缺氧?答:持续高温会使池塘水温升高,水体高温容易引发倒藻(硅藻:最适应水温23℃-30℃,超过30℃的容易引起倒藻;绿藻最适应水温25℃-33℃,超过33℃容易引起倒藻)。在由阴雨天突然变成高温闷热的时候,特别是连续的阴雨天气突然连续高温,这时候水体理化指标温度、气压、溶氧、pH值、有毒物质等也会随着天气突变而急剧改变,水体应激过大,藻类不能适应环境的改变而死亡,引起倒藻。藻类死亡以后水体表面有大量的气泡阻止空气中的溶氧进入水体,水体中大量死藻的分解会加剧消耗水体中的氧气,并且藻类大量死亡水体缺少产氧者,三重作用下,导致水体严重缺氧,小白虾出现 [查看详情] |
【实战分享】海水小白虾祥仔视觉期间常见问题(上) [阅读率:45178] | 08-13 |
作者:北京水世纪 费洪鑫[imG]upload/article/a2017081319502730.jpg[/imG]一、早期为什么不好肥水,而且肥起来的水保持时间短?答:1)水体清塘使用清塘剂或杀虫剂过度导致肥水困难解决办法:换一部分水,然后使用解毒灵降解药物使用后的残留毒素,第二天加量使用膏肥肥水。新塘要注意底肥,初期泡塘可以茶籽饼打底。2)水体过瘦,缺乏藻种导致肥水困难解决办法:加注新水或换掉大量水,利用外河水引进藻种,使用肥祥仔视觉手机在线视频品配合黄金益菌素发酵液进行肥水补充水体碳源,可达到良好的肥水效果。3)水体轮虫等浮游动物过多,严重采食水体藻类解决办法:可以先减料或停料,让小白虾捕食水中浮 [查看详情] |
高温季节虾蟹池塘缺氧的预防及急救方案 [阅读率:11656] | 08-06 |
7月中旬开始,一直持续高温,江苏盐城东台市蹲门地区低溶氧及缺氧的祥仔视觉池塘不计其数,有些缺氧严重的池塘甚至虾蟹出现大量死亡。[imG]upload/article/a2017080617054760.jpg[/imG]1、溶氧低及缺氧的原因分析(1)祥仔视觉密度过大:今年天气好,脊尾白虾第一批小苗出苗率好,成活率高,造成小苗过多,密度过大。(2)底部环境差:由于虾苗多,祥仔视觉户们在前期就开始大量投喂小麻虾和颗粒料,祥仔视觉前期又不注重改善池底环境,大量残饵粪便堆积,破环底质。(3)持续高温天气:池塘水体温度过高,易引起池塘底部温度上升,造成池塘底部缺氧。2、缺氧的预防(1)加强水体的溶氧监测,夜间巡塘测 [查看详情] |
海水小白虾“长毛”处理案例分享 [阅读率:12649] | 03-16 |
2017年3月15日,农历二月十八。近几天天气晴朗,白天温度较高,随之而来的是出现“长毛虾”的池塘明显增多。“长毛虾”是怎么一回事呢?其实小白虾“长毛”类似小棚祥仔视觉南美白对虾出现的白头白嘴,均是体表挂脏粗糙,严重时像穿了一身盔甲,下面就从原因、危害、防治三方面说一说“长毛虾”的那些事:一、原因小白虾“长毛”多发在每年的3、4月份,此时是小白虾祥仔视觉大后期,留有存塘虾的池水普遍较浓较肥,加之此阶段气温上升,藻类光合作用明显增强,短时间内过多的消耗了水中的二氧化碳,使得水体中的碳酸根离子增多,而碳酸根遇到钙、镁等金属离子会生成沉淀。若此时生成沉淀较多,且小白虾体质不理想时,极易吸附在虾体表,形成“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祥仔视觉后期红体的处理方法 [阅读率:10114] | 11-20 |
祥仔视觉品种: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祥仔视觉问题:近期随着气温的降低,川东地区出现部分脊尾白虾游塘,表现为在水面缓慢游动,反应迟钝、趴边,池边出现部分死亡虾。病虾肝胰脏、肠胃出现病理特征。 病情分析:外界环境刺激或者饥饿、体内营养缺乏等,导致应激。应激消耗大量的体能,体能下降,免疫能力就会下降,继而引发病理性红体。[imG]upload/article/a2016112022553345.jpg[/imG]处理方案:①第一天使用“低聚糖863+强力噬菌王”全池泼洒,增强机体免疫力,减少病害感染。②内服:“肝舒+六味神草液”,为中草药发酵,达到开胃护肝的同时还可消除水质不良造成的应激反应,全面改善水质, [查看详情] |
浅淡虾蟹贝混养塘的小白虾为什么会发病 [阅读率:11535] | 10-30 |
虾蟹贝混养塘的小白虾,生命力顽强,没有特意饲喂,其觅食主要是在饲喂蟹鲜料时吃一些海祥仔视觉合成七区之类。 原则上,小白虾出现问题是不会引起重视的,因为祥仔视觉户想到的是,只要蟹和贝没事,即使将整塘的虾全部排出都不可惜![imG]upload/article/2016103018512747.jpg[/imG]其实不然,小白虾的发病就是一个预警,在告诉我们水质出现了大问题,要及时处理,否则进一步就要影响到蟹。因为病死的小白虾很快被蟹吃掉,或者虾体腐烂,病毒扩散,水体受到更严重的污染。于是转入蟹的发病期,初期三三两两,后期大批死亡。直到最后,水体有害细菌大量繁殖,影响到贝类,人们说的蛏子“不开眼”,不吃水,就是这 [查看详情] |
外塘小白虾祥仔视觉成功处理倒藻 [阅读率:5567] | 09-09 |
[b]一、基本情况[/b]南通市海安县滨海新区杨老板,外塘小白虾和梭子蟹混养,祥仔视觉面积约140亩,分为14个小塘,每个塘口约10亩,每塘有两台水车式增氧机和一台叶轮式增氧机,平均水深1.5米,每亩地放3斤,每斤200尾左右种虾。由于近期持续高温天气,水体变化大,易出现倒藻、虫多等现象,连续施肥补藻效果不大,水较难肥。 2016年8月15日,好润技术员来到杨老板塘口发现池塘下风口有较多的泡沫,水清、没有水色,水质检测PH值8.8、氨氮无、亚硝酸盐无,初步判断由于塘口水质不稳定,倒藻后底热返底。[imG]upload/article/a2016090912201365.jpg[/imG][im [查看详情] |
高温期江苏南通地区小白虾祥仔视觉如何高效增氧 [阅读率:11036] | 07-25 |
7月下旬开始,南通区域进入持续高温天气,气温迅速攀升,持续高温也对近期小白虾祥仔视觉造成了很大的影响。[imG]upload/article/a2016072510333573.jpg[/imG]1、光照如此的好,水却在掉清;2、小白虾摄食量增多,但倒芒发病依旧;3、傍晚小白虾、梭子蟹爬边、浮头,祥仔视觉算刚开始,就缺氧。[imG]upload/article/2016072510333831.jpg[/imG][imG]upload/article/2016072510334461.jpg[/imG][b]高温期小白虾池塘容易缺氧的原因:[/b]1、高温期水温高达33度以上,水体饱和溶解氧含量降低 [查看详情] |
弧菌病对脊尾白虾的危害及防治措施 [阅读率:11239] | 12-23 |
[imG]upload/article/a2015122321584033.jpg[/imG][b]溶藻弧菌[/b]溶藻弧菌(Vibrio alginolyticus)是腹泻病原菌中的一员, 是一类以直接或间接方式抑制藻类生长,或杀死藻类、溶解藻细胞的细菌的统称,为海水中常见的嗜盐性弧菌。主要能力是溶解藻类,并且能引起脊尾白虾和其它祥仔视觉手机在线视频动物产生腹泻,毒性相对比较低,在培养皿的培养中,它的菌落一般都是呈黄色,我们一般称为“黄弧菌”。[imG]upload/article/2015122321584373.jpg[/imG][b]副溶血弧菌[/b]副溶血弧菌(Vibrio Parahemolytic [查看详情] |
底质恶化引起脊尾白虾鳃部疾病如何处理? [阅读率:9745] | 11-25 |
1、黑鳃病肉眼可以看到鳃部组织呈黑色,若将鳃剪下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除了发现在鳃间附着有大量的污泥颗粒之外,其鳃组织却正常而没有任何溃烂。引起黑鳃病的原因:投喂过多,底部污泥太多或排泄物大量沉积,再加上长久没有换水以及虾的活力减少等。【解决方案】①使用“本草固本康”5亩/瓶+“底黑安”/“臭氧水安”3亩/包,抑制水体有害菌,减少病原菌对病虾的侵害。②泼洒“低聚糖863”+“底生氧”提高抵抗力,增加溶解氧,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2、黄鳃病病虾发生靠岸现象较多,中午溶解氧高时靠岸伏边的现象减少。观察鳃呈黄色,显微镜下鳃组织正常,可观察到一些藻类、纤毛虫等附着于上面。【解决方案】①使用“绿水解毒安”3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黄腮病处理一例 [阅读率:12413] | 11-14 |
祥仔视觉问题:2015年10月10日,江苏省东台市蹲门村何老板,脊尾白虾20亩塘,为蓝藻塘,出现倒毛虾,患病虾黄鳃、黑腿,下风口处出现死虾。pH值9.3左右。分析原因为蓝藻塘藻类旺盛,塘里有机质丰富,长期的高pH值及蓝藻繁殖更替释放神经毒素等影响虾体健康,以及大量蓝藻的黏液鞘使水体黏稠度上升,体质弱的虾被粘上杂质或是附着纤毛虫,导致虾黄鳃。处理方案:外泼“臭氧水安”(6袋)改底,“乳酵素”3斤加60斤水发酵24小时后全池泼洒,“低聚糖863”10包全池泼洒。[imG]upload/article/a2015111420211971.jpg[/imG]结果分析:镜检鳃及腿无纤毛虫。第二天下午回访,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软壳、蜕壳不遂处理一例 [阅读率:9863] | 11-11 |
祥仔视觉问题:2015年10月25日上午,江苏省东台市蹲门农场王老板,一口18亩脊尾白虾、梭子蟹混养塘,在下风口出现大量浮虾,捞上来发现虾身体发软,头胸甲偏硬且易剥离,蜕壳不遂,同时查看料台,发现料台内有软壳虾及虾壳。原因分析:1、池塘连续两天低氧,底层溶氧不足,同时白天和夜晚温差较大,又正好赶在大潮汛前,部分体质差和抗应激能力弱的虾出现应激蜕壳。2、今年蹲门农场祥仔视觉过程中普遍进水较少,池塘内的钙镁等微量元素因虾蟹生长所需被利用后,未通过进水或使用药品及时补充,导致缺乏钙镁等微量元素,虾出现软壳或蜕壳不遂。处理方案:18亩池塘25日早上使用“矿补100”5包+“低聚糖863”4包全池泼洒,并打开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红头虾”处理一例 [阅读率:11942] | 08-13 |
江苏省东台市蹲门农场施老板,有两个15亩的小塘,平均水深1.5米,每个池塘配备两台3kw增氧机以及底部管道增氧。塘里约剩余2500公斤虾,1月18日两个塘都开始出现“红头虾”。 1月22日,到塘口发现虾红头较为严重,数量约占90%,水色由红色刚转变为褐色(图1、图2)检测水中藻类部分硅藻,少量甲藻且活力较弱,塘边有大量死亡甲藻。病虾肝胰腺发红(图3、图4),虾体无其他明显异常症状,镜检发现肝小叶萎缩,其间充满红色组织液。 1月22日,拌料内服“LY-生命素”1瓶+“肝胆易康”2包+“氟多力”2包拌料50公斤; 1月23日,用“福地安”2瓶+“底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长毛虾”处理一例 [阅读率:10882] | 08-06 |
江苏东台市蹲门农场一个16亩的池塘,水深2米以上,两台3kw增氧机。剩余存塘虾约2000公斤,规格约500头/公斤。 2015年3月21日,水呈黄褐色,水色变浓(图1),水质指标为:pH值8.8,氨氮无,亚硝酸盐无。发现料台上的虾虾体粗糙(图2、图3),观察虾的触角、足、刚毛、尾扇有类似“长毛”的症状(图3、图4),祥仔视觉户习惯称“长毛虾”。镜检发现,刚毛等“长毛”部位附着大量结晶体(图6、图7),当天中午使用“三环活力源(肥水型)”10包+“活力碳”3瓶; 3月22日,使用“碧水安”12瓶; 3月23日,使用“三环活力源(肥水型)”10包+ [查看详情] |
海水池塘虾蟹祥仔视觉户如何应对强降雨天气 [阅读率:7458] | 06-18 |
六、七月份正是脊尾白虾和三疣梭子蟹土池育苗生产的关键阶段。天气变幻无常,特别是前几天的强降雨,给祥仔视觉手机在线视频祥仔视觉生产带来一定的影响。目前正是海水虾蟹祥仔视觉清塘之后基础饵料生物培养和苗种繁育的关键时节,强降雨对池塘水质的影响较大。下面总结了一些强降雨过后池塘水质调节的方法,供广大祥仔视觉户参考:1、及时排换水,第一次排水以排去表层水为好,排水也不能操之过急,通过几次换水逐渐将塘水pH、盐度调节到正常的范围内,进排水沟渠要分开,进排水口要用网目拦好。2、降雨普遍呈酸性,建议除了排换水以外,还要用生石灰化浆后全池泼洒来调节pH值,同时还起到池塘消毒的作用,用量为5公斤/亩。3、对于一些水质变清的池塘,要及时投放 [查看详情] |
补钙增氧双管齐下 海水小白虾蜕壳风险低 [阅读率:8033] | 04-30 |
一、基本情况 孙老板家塘口25亩,近期料台出现死虾。4月2日前去塘口观察,发现料台的死虾多数为软壳虾(图1),部分虾子存在蜕壳不遂现象(图2)。[center][imG]upload/article/a2015043021583627.jpg[/imG]图1 软壳虾[imG]upload/article/2015043021590218.jpg[/imG]图2 蜕壳不遂[/center] 水质指标检测,pH值8.7、氨氮无、亚硝酸盐0.05mg/L。 二、处理方法 上午使用“全能钙”(4亩/瓶)+“好又多”(2亩/包),一天一次,连续2天。傍晚使用“超能粒”(5亩/包)+“底立安”(2 [查看详情] |
脊尾白虾感染血卵涡鞭虫游塘、死亡一例 [阅读率:8177] | 04-10 |
江苏东台地区杨四祥仔视觉区王老板一海水祥仔视觉小白虾(脊尾白虾)混养梭子蟹池塘(图1),面积24亩,四周有环形沟,中间水深1m左右,环形沟水深1.5m,1.5kw增氧机两台,同时配有底管增氧。 2014年6月20日左右开始出现虾游塘, 7月份开始形成规律,每天下午2-3点小白虾准时出来缓慢游塘,阴雨天后、天气突然转晴尤为明显,第二天即发现池边死虾,连续阴雨天游塘不明显,虾背部、腹部、尾柄部以及游泳足肌肉白浊,肝胰腺模糊、发白(图2,3,4),严重的剪开后有乳白色液体溢出,镜检乳白色液体为大量运动的虫体(图5)。此种情况持续两三个月之久,直至池塘里面的虾所剩无几;吃料高峰期小白虾基本 [查看详情] |
江苏南通如东海水小白虾疾病方面的一些建议 [阅读率:9149] | 10-08 |
以江苏南通如东本地情况为参考,针对近3年来小白虾梭子蟹祥仔视觉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机遇,尤其是疾病这块,做了一些总结和大家分享。 众所周知,每年9月底10月初这段时间是小白虾发病的一个高峰期。即祥仔视觉户口口相传的”刮西南风,芦苇花飞舞“这段时间,尤其是伴随着台风过后连续晴天,虾发病的情况开始稀稀落落地出现,然后逐步扩散甚至个别塘口严重死亡。其实这些事先都是有一些征兆的。细心的祥仔视觉户会发现,在这段时间,傍晚时间会有个别虾有”趴岸“的现象,这种塘口往往会不幸中奖。针对不用时间点不同发病情况做一些建议: 1、当晚发现有个别虾”趴岸“:唐靓1瓶2亩(水深1.5-1.8米)进行预防性消毒,避免疾病的扩散。 [查看详情] |
蛏子血蚶小白虾青蟹混养池应该如何用药 [阅读率:7951] | 08-08 |
地点:浙江台州 技术员:苗鑫鑫 浙江台州市三门县,祥仔视觉面积60亩主要祥仔视觉蛏子血蚶小白虾和青蟹。犹豫天热闷热傍晚引起倒藻死亡虾比较多!犹豫缺氧导致了血蚶黑口停止生长并且变圆! 建议: 1:当天晚上用底质佳打到塘里,可以保持一晚上不缺氧! 2:第二天早上打解毒百分百解决缺氧导致血蚶的体质变弱引发肠炎!有少量死亡,用抗应激VC+三黄+强化多糖+乐康和水直接打到滩涂上连续打5天血蚶的体质就会有好转,黑口停止生长的问题就解决了! 3:并且打氨基酸营养液调节水质尽快把水肥上来!这样血蚶的问题就解决了。 [查看详情] |
如何降解祥仔视觉池塘水体毒性增强海水小白虾体质 [阅读率:6629] | 08-01 |
问题描述: 南通启东市兴垦新渔村一口小白虾土塘,约10亩,5月中旬投苗,该虾塘施老板来电反映最近几天该塘口出现轻微的倒毛虾,每天上午浮于水面若干条。对此,祥仔视觉老板非常担心情况会加重或蔓延到其它池塘。于是实地观察并进行水质检测:小白虾摄食基本正常,无减料现象,水色无光泽,透明度在20-30公分,氨氮、pH超标,其余各项水质理化指标正常,虾体质较弱,在料台上弹跳力很差,尾扇及须发红。 原因分析: 启东地区连续近一周的梅雨天气,几乎无阳光照射,藻类繁殖较差,有机质较多。水体总菌数较低,分子氨浓度过高对虾长期处于较差的不稳定的水体环境下,自身长期处于应激状态,对水体毒素及致病菌的免疫力下降,为 [查看详情] |
中草药制剂在虾类疾病防治中的应用 [阅读率:7194] | 07-10 |
汪波,许华,张成,藏安琪,李文芬,颜亨梅 ( 北京师范大学珠海分校,广东珠海519085)目前,养虾业已成为海水祥仔视觉业中举足轻重的支柱产业。随着虾祥仔视觉规模的不断扩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以及虾生存环境的恶化,疾病的危害程度越来越大。病原主要包括病毒、细菌和寄生虫。病害流行日趋严重,给养虾生产造成了巨大损失。但是,由于长期使用抗生素和其他化学类药物来防治祥仔视觉病害,已引发了一系列环境问题和社会问题。近年来,由于健康祥仔视觉的需要,人们加大了绿色、环保药物和添加剂的研发力度,中草药制剂在祥仔视觉手机在线视频祥仔视觉中的应用日趋广泛。中草药天然、高效、低残留,不易导致耐药性,含有丰富的调节祥仔视觉手机在线视频动物免疫表达的有效成分,如有机酸类 [查看详情] |
梭子蟹乳化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0813] | 11-28 |
乳化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病原为酵母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常表现为步足尖端着地爬行,后期体倒位,切断游泳足有乳白色液体流出,打开体腔亦有大量的乳白色液体。中后期病蟹拒食,5天~7天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在祥仔视觉后期,当水温在20℃以下,池底受污染,池水中有机物含量高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 预防:主要是保持祥仔视觉池水质清新,定期捞取残饵,以免污染池底。20天左右全池泼洒生石灰15毫克/升~20毫克/升。 治疗:全池泼洒5毫克/升~8毫克/升聚维酮碘。 [查看详情] |
梭子蟹甲壳溃疡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0163] | 11-28 |
甲壳溃疡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病原为一些能分解几丁质的细菌。主要发生在养成期,并且甲壳上有数目不定的黑褐色溃疡性斑点,在蟹的腹部较多。早期症状为一些褐色斑点,斑点中心稍下凹。并呈微红褐色。到晚期溃疡的斑点扩大,并且边缘变黑。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在成蟹祥仔视觉后期及越冬期,特别是池塘底质发黑、淤泥较多的情况下易发此病。但该病不会造成致命性危害,只是影响商品蟹的品质。 防治方法 放苗前要彻底清塘,祥仔视觉期间保持水质清新。 [查看详情] |
梭子蟹链壶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9673] | 11-28 |
链壶菌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发病率不高但危害较重,是由链壶菌与链壶菌状的真菌寄生引起的。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体节处,一旦发病,菌丝快速生长,感染率高,菌丝缠绕在幼体肌体上,使幼体活力下降,不能摄食,严重时在1天~3天内死亡率高达100%。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主要发生在育苗期,当育苗池幼体密度过大,换水量跟不上时,造成池水污染严重,主要危害蚤状2期至大眼幼体,同时并发纤毛虫病。 防治方法 用亚甲基蓝0.1毫克/升~0.5毫克/升全池泼洒。连用3次。或氟乐灵0.01毫克/升~0.1毫克/升全池泼洒,每日1次。 [查看详情] |
梭子蟹寄生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0739] | 11-28 |
寄生虫病 病原及主要症状 主要是纤毛虫类,病原体为聚缩虫、钟形虫、单缩虫、累枝虫等。主要寄生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各个时期幼体的鳃、体表的各个部位。少量寄生时可伴随着幼体的蜕皮而除去,当大量寄生时使鳃变黑鳃组织变形坏死,有的覆盖在鳃组织的表面而影响其呼吸和分泌。患病幼体游动缓慢,摄食力降低,生长发育停止,不能蜕皮,造成幼体下沉并大批死亡。养成期,纤毛虫可附着蟹的体表及鳃部。肉眼观察病蟹体表似生绒毛状物,手摸体表呈滑腻感,鳃呈灰黄或灰黑色,鳃丝顶部更为明显。病蟹呼吸速率加快,瘦弱,活动呆滞,在水中溶氧低时游向浅滩,最后窒息死亡。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固着类纤毛虫无论在育苗还是在养成期均 [查看详情] |
梭子蟹发光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9121] | 11-28 |
发光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荧光假单胞菌和亮弧菌等发光细菌。主要危害蚤状幼体的各个时期,幼体感染此病后会陆续死亡,严重时死亡率在l天~2天内可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幼体活力明显下降,并下沉到水的中下层,摄食量降低,体色白浊或全黑,不透明,趋光性差。夜间关闭灯光可发现随着充气形成的水流,池中出现四处游动的荧光,并上下起伏,重症时池中荧光闪烁,育苗池表层只有少数活的幼体;死后的幼体随水漂动,糜烂的幼体仍可发光1天~2天。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该病只发生在人工育苗期,并随着温度的升高发病率增多,因此,多在蚤状4期以后发病严重。 防治方法 预防:在育苗期间,当发现有发光细菌出现后 [查看详情] |
梭子蟹丝状细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874] | 11-28 |
丝状细菌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毛霉亮发菌,菌体为头发丝状,不分枝,基部略粗,顶端稍细,长度一般几微米到1毫米以上,菌丝一般透明无色。主要附着在抱卵蟹的受精卵表面及蚤状幼体的鳃、附肢、体表。当受精卵的表面有丝状菌附着时,卵一般停止胚胎发育而死;当它附着在蚤状幼体的鳃及体表时,危害极大,在体表伴随着大量菌丝的附着。菌丝之间往往黏附着许多原生动物、单细胞藻类、有机碎屑及其他污物,并伴有大量纤毛虫寄生,从而使幼体游泳能力明显减弱,处于水体的下层或水底,摄食量降低,最后沉入池底死亡;当附着幼体鳃上时,大量的黏附物阻碍了水在鳃丝间的流通,使其呼吸困难窒息而死。养成期间丝状细菌附着在鳃丝、附肢及甲壳 [查看详情] |
梭子蟹弧菌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0721] | 11-28 |
弧菌病 病原及症状 病原体为鳗弧菌、副溶血弧菌及溶藻弧菌。此病在蚤状幼体各个时期均有发生,尤其在各期变态时更为严重,发病严重时在4小时~6小时死亡率高达80%以上。具体症状表现为对饵料的捕捉能力下降,甚至消失,趋光性减弱,幼体活动不正常,严重时胸部及附肢发红。 发病原因及流行情况 大多数弧菌为条件致病菌,当环境污染,水质恶化,弧菌大量繁殖达到一定数量时,体质弱或受伤的梭子蟹易发生弧菌病,特别是在人工育苗阶段,大量投饵,尤其是投喂代用饵料,换水量不够或换水不及时,最容易发生该病,主要发病期在高温季节。 防治方法 在人工育苗期间,根据幼体密度适当加大换水量,投饵应以鲜活饵料为主;养成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纤毛虫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3798] | 11-27 |
病因:丝状藻类附生于虾体引起。 症状:病虾体表生成丝状藻类。 防治: ①使用“绿威”恢复水色,稳定水质。 ②用“环保纤虫净”0.2~0.3ppm浓度全池泼洒,杀死纤毛虫。 ③使用“浩波一号”口服,强化补钙,促进脱壳,增强体质。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杆状病毒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10016] | 11-27 |
杆状病毒病 病因:由MBV杆状病毒感染引起,造成对虾肝、胰脏破坏,使之变白、萎缩或肿胀腐烂。 症状:厌食、不脱皮,生长缓慢,外观无特殊病状,一个月左右的幼虾易被感染,死亡率高达100%。 防治:同“白斑病”。 处理:同“白斑病”。 ★致病细菌感染 病因病状:对虾发生断须、红腿、烂眼、荧光、黄鳃、黑鳃等细菌性感染症状。 ①防治:根据病情施用“增氧水底净”500~800克/亩,第二天施用“绿威”1ppm全池泼洒,排毒解毒,稳定水质。 ②按1%比例,用“强力威”拌饵,连用三天。 ③按2%比例,用“强力素”拌饵,每天喂饵三次,连用十天后改为1%拌饵,每天傍晚一次,直到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线虫寄生症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482] | 11-27 |
线虫寄生症 由于线虫大量寄生于表壳和鳃部,使虾体行动迟缓,活力降低,摄食量减少,严重时不能蜕壳,久则死亡。线虫多由中间宿主如下杂祥仔视觉合成七区、桡足类等将虫体或卵带入池中,育苗期间则多由丰年虫或藻类带入引起。 防治方法:饵料必须严格消毒,做好水质管理;池中投入甲醛15×10-6-20×10-6,硫酸铜1×10-6-2×10-6或高锰酸钾3×10-6-5×10-6均有一定的作用。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肠炎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443] | 11-27 |
卡土常(肝硬化、肠炎)患病时,虾体表壳变软,活动力差,并有靠岸现象,若将病虾的头胸部剪开可发现其肝胰腺有肿大发炎、变色或萎缩硬化的现象,后肠也可能有化脓现象,但鳃部有可能仍正常,也有可能因久病而呈黄鳃或烂鳃,死亡率相当高。 防治方法:选择健康的虾苗,以抵抗病原的侵袭,其次是避免虾粪、残饵、死藻及有机物的堆积,防止底质恶化和病原菌的繁殖。患病时可用抗生素如复方新诺明、土霉素等拌在饲料中投喂,以防止细菌的二次感染,投药量依虾体的大小而异。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钟形虫感染症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252] | 11-27 |
钟形虫感染症体表因钟形虫大量寄生而呈棉絮状,不易蜕壳,步足及游泳足茎部亦会附着,若在鳃部大量繁殖,会造成缺氧,使鳃功能衰弱而引起死亡。 防治方法:用甲醛25×10-6-30×10-6药浴,若虾苗用15×10-6-20×10-6,严重者一周后再重复使用一次。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烂尾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517] | 11-27 |
烂尾症因过度刺激引起冲撞,或蜕壳时尾部受伤,而遭致嗜几丁质细菌或其它细菌的二次感染,使尾扇溃烂、缺损,若病症严重时,会引起死亡。此症常和黑斑病一起出现。 防治方法:预防可用四级铵类10×10-6药浴,治疗可用粒状有机铜1×10-6-1.8×10-6,含量为20%的有机碘0.1×10-6-0.4×10-6药浴。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黑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9257] | 11-27 |
黑斑病受环境因素的刺激、蜕壳时被残食所致的裂伤,或长期无法蜕壳,均容易罹患嗜几丁质细菌的附着或侵入体内,使得尾扇边缘及表壳出现黑色斑状。 防治方法:使用茶麸药浴,并换水及提高水温促进蜕壳,可除去表壳的黑斑,但若细菌已侵入虾体的,则应淘汰。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烂鳃症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7971] | 11-27 |
烂鳃症祥仔视觉池底部烂泥巴或残饵腐败大量堆积而形成还原层,使鳃部附着大量杂质,鳃组织受堵塞、损伤、变色,全面性或局部性显现变黑症状。 防治方法:注意水质管理,每天换水,连续一周;若池底老化,可使用池底改良剂如生石灰、微生物制剂、光合细菌等;若是真菌性感染,可使用甲基蓝8×10-6-10×10-6药浴。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红鳃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8238] | 11-27 |
红鳃病鳃部长期缺氧或体弱、抵抗力差时,若鳃部组织受损,容易受细菌的二次感染,使鳃变红,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鳃部有树枝状的红色素,病症越重,颜色越变深,病虾活力较差,但仍能正常摄饵。 防治方法:用抗生素如土霉素等拌料投喂,可防止细菌的继续感染,阻止病势蔓延。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肝脏白浊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6489] | 11-27 |
肝脏白浊病是由病毒原发感染的消化系统疾病。多见于糠虾期幼体及初期仔虾,发病的幼体、仔虾常浮于水面打转,行动迟缓,肝脏显白浊色,不透明,重者肠道也变白浊,传染性强,发病率高,危害较大。 防治方法:使用二氟苯乙烯酸钠防治。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尾棘萎缩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7315] | 11-27 |
尾棘萎缩病常发生在无节幼体期,患病时刚毛、尾棘弯曲和短缩、以致污物缠身,幼体下沉,严重时造成幼体的大量死亡。致病原因是由于水质污浊引起。 防治方法:换新鲜的海水,保持水质清新。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痉挛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7092] | 11-27 |
痉挛病病虾腹中部僵硬弯曲,尾部屈在腹下方,背部自弯曲点起有一带状白斑。病虾侧身运动速度缓慢,摄食能力下降,身体瘦小、虚弱,经常出现在岸边或被水冲死在闸门的拦网上。 据记载,1984年7月在福建省宁德牛奶塘祥仔视觉场发现对虾痉挛病,发病率约 6%。当时池中水温 34℃,而海区水温29℃,差值5℃。病虾离池后身体还是保持弯曲,一放入新鲜海水,体形便逐渐恢复,活动能力也逐渐加强。初步认为水温高引起此病。在高温期应大量换水,提高水位,病虾会恢复正常。根据调查资料分析,水温与对虾纤毛虫病、丝状细菌病的发生关系密切。尤其是虾池换水条件差的。池中水温持续上升趋势,对虾厌食使饵料过剩,水中有机物含量提高,藻类、 [查看详情] |
斑节对虾褐斑病症状及防治技术 [阅读率:7099] | 11-27 |
褐斑病病虾外骨骼有黑褐色的凹陷,附肢常缺失。此病在福建流行广,是传染性疾病,发生在养成的对虾和越冬亲虾。预防办法是减少运输中的创伤,降低放养密度,提高饵料质量和管理好水质。 [查看详情] |